Taipei City
劉雅鳳/劉易奇
"遊樂場竟充滿「礙」! 校園內的遊樂設施是同學們休息的好地方,我們會在這裡玩耍,來增進友誼。我們發現許多同學都沒有時間來玩,而這些設施不僅未符合我們的需求,也缺乏無障礙設施,把身障同學排除在外。為何遊樂設施沒辦法讓身障者與我們一起玩耍呢?他們也有在遊樂場玩耍的權利,我們想要讓身障同學在遊樂設施體驗到玩的樂趣。"
"打造無礙遊樂場 為了能讓特教班和身障同學能享受到玩的樂趣,我們希望未來在學校能夠跟特教班和身障同學一起玩,決定邀請設計師在後花園興建一個共融遊樂場,滿足身障同學的需求。"
"陪伴特教班,深入身心障礙者的世界 我們規劃將近半年時間來完成這次專題。首先,我們彙整各地共融遊樂場的資訊,調查同學遊戲的需求。之後,我們陪伴特教班同學實地勘察臺北各處的共融遊樂場。我們訪談校內身心障礙同學以及特教班老師,理解他們遊戲的需求與困難。最後,將這些寶貴的建議傳遞給設計師,共同設計符合身障同學需求的遊樂設施。"
在這次專題裡,我希望在興建共融遊樂場之後,我們學校的同學能玩共融遊樂場而不是罐頭遊具,而特教班同學或身心障礙者也能在未來開心的玩到我們設計的遊樂場。而在第二次的工作坊我希望來參加的同學能知道共融遊樂場的重要性,也願意尊重特教班和身心障礙者。
"1. 喜歡共融的、安全的、輪椅也可以玩的 2. 處處可玩的遊戲 3. 小屋庇護角 4. 旋轉遊具 5. 不安全、不符合特教班學生的需要"
"1. 跟大人溝通困難 2. 想舉辦工作坊,沒有資源,特工盟幫忙。"
30天以上
"分享共融遊樂場,大家一起玩! 我們在班聯會報告共融遊樂場方案,想要讓老師理解我們與身障同學的遊戲需求。同時,向普通班和特教班入班宣導,傳達尊重差異與共融遊戲的理念。將這次的經驗書寫成故事,透過臉書聯繫「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分享我們的故事,邀請他們對於這次方案給予建議,讓遊戲場能更加完善。"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