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預覽

2020

教育:讓我們成為想要的那個自己

桃園市立中壢國民中學

Taoyuan City

輔導員

李雅琪

Step 1 感受

我們認為 108 年課綱是希望學生能找回「學習的自主權」,而「彈性課程」也是歸納在課綱中的一部分,我們很好奇同學們對於彈性課程有什麼樣的看法,在經過問卷調查後發現,校內大多數同學對彈性課程都很有興趣,但是還是有少數人不感興趣。我們自己想了想:接受教育最終目的是要認識自己、還是要成為有內涵的人?我們要怎麼成為自想想要的那個自己?

Step 2 想像

"1. 舉辦彈性課程獎勵票選活動:請教各處室主任後,得知我們設計彈性課程學習護照的全校性獎勵方式是可行的,所以我們在跳蚤市場擺攤讓同學選出比較可行且喜歡的獎勵方式。 2. 寫日記來檢視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雖然沒有每天寫日記,但是在假日和寒假期間比較有時間可以記錄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3. 自己的彈性課程自己設計:從日記中發想自己最想要上的課程主題,並在網路上搜尋可以實際參與的活動來設計自己想上的課程。 4. 帶領同一專題組員一同去參加自己想參與的活動,並記錄過程:永續的生態—香山濕地淨灘 雖然3/14天氣濕冷,但因為香山濕地是「東亞水鳥保護網」的一環,前往淨灘既是專題研究組員懷瑾感興趣的促進生態永續的活動,又是關懷瀕危動物的媛媛關注的相關活動,所以多次討論後,準備好適當的服裝,大家還是決定前往。 5. 帶領同一專題組員一同去參加自己想參與的活動,並記錄過程:瀕危動物—參加Under 1.0藝術家萬向欣座談 因為3/14早上淨灘活動在新竹香山地區,而藝術家萬向欣剛好在同一天下午在新竹241藝術空間舉辦座談會,也可以同時參觀Under 1.0 的原作。 6. 帶領同一專題組員一同去參加自己想參與的活動,並記錄過程:從澳洲大火看台灣的消防安全—參訪消防局中壢分隊。 因為當天同專題研究小組的課有2節,對其他科目課程影響較少,加上中壢分隊長可以接受我們的專訪,所以決定前往。 7. 帶領同一專題組員一同去參加自己想參與的活動,並記錄過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台灣的應對之策—參訪口罩原料工廠--松勝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因為當天同專題研究小組的課有2節,對其他科目課程影響較少,加上松勝的陳總經理熱情答應我們的參訪要求,所以決定前往。 8. 設計課程學習單,讓同一專題組員填寫:我們利用周末假日設計出自己想要給其他同學填寫的學習單。 9. 紀錄從發想到完成課程的完整過程:我們一組四人分工撰寫理念的發想,紀錄課程設計的過程,和心路歷程。"

Step 3實踐

一開始因為問卷樣本數不足的關係,無法對學校提出彈性課程、獎勵制度的建議,所以我們在學校的跳蚤市場活動中規劃了一個攤位調查;一開始我們對「感興趣的課程主題」一點想法都沒有,所以我們想以寫日記的方式來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再從自己感興趣主題來設計課程!也因為課程都是同學們自己設計的,所以從頭到尾同學們都很投入!

適逢108課綱如火如荼開展之際,我們想知道台灣的教育又將怎麼翻轉一個又一個背景不同、個性迥異的同學的人生。我們對於彈性課程的實施特別感興趣,彈性課程以學生圖像開展出學校本位課程,而這樣的課程又會怎麼在固定課程之中注入活水?因此,我們設計了一份彈性課程問卷,調查同學對課程的看法。發現彈性課程對大多數的同學裨益良多,但如果有機會掌握全然的學習自主權,我們到底想上甚麼樣的課程呢?這樣的提問讓我們決定實際去設計一堂自己真正想上的課程,這個課程或許不見得就是未來的我真正會走向的道路,但是針對自己深感興趣的主題所進行的資料蒐集、探究與參訪的過程卻實實在在為我們的築夢之路鋪造了大大的墊腳石。從我們的日記,我們進行了和自己的對話。從我們設計的課程,我們窺見了自己夢想的開端。教育讓我們學的是生命的開展,而生命如何開展又是教育的源頭。我們這段自主的學習,也是自己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開始。

21-50人

"輔導主任: 要謹慎 發問卷不要造成上彈性課程的老師的困擾 教務主任:很棒 希望同學們彈性問卷的結果能對學校彈性課程有幫助 同學:很棒 希望彈性課程的獎勵制度能讓同學上彈性課程更投入 媛媛:充實 了解到同學對彈性課程的看法,改變自己對同學和彈性課程之間關係的看法。 襄宇:有幫助原本不理解台灣的教改所以無法認同,不過更深入探討時才發現政府的所作所為都是經過很多專家討論出對於教育的最佳改善的方法,徹底改變我先入為主的觀念 懷瑾:豐富和有趣 自己的彈性課程自己設計,感覺能學到自己想要學的 祈碩:有幫助 透過中間的各種活動學到研究的精神"

"1. 發放問卷時,不易找到對象:請熟識的老師或家人的朋友來寫教師問卷,請熟識的同學或學弟妹的班級填寫問卷。 2. 問卷樣本不夠大,如果想要提供彈性課程獎勵制度建議給學校使用,需要更多同學的意見。利用學校舉辦跳蚤市場時,設置了一個攤位,來讓同學投票選出自己比較喜歡的彈性課程獎勵制度。 3. 設計自己想上的彈性課程時,沒有方向,不知道要設計什麼主題:利用寫日記的方式來審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4.想上的課程想要參加香山濕地的淨灘,遇到低溫又下雨討論後備齊保暖衣物帽T,下小雨仍然如期出發。 5. 想要參訪桃園的口罩工廠,但是因為當時口罩工廠多有管制:在開設濾材工廠的家長建議下改至全台第二大口罩原料廠—松勝創新有限公司參訪。"

30天以上

素質教育

Step 4 分享

"1. 網路頻道分享: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eN2ME1E5fE34oBhAzdN7Q/videos 感覺很讚,可以增加對學習自主權的關注。 2. 校園分享:跳蚤市場擺攤說明 希望有機會可以實施彈性課程獎勵制度。"

21-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