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預覽

2020

好玩的秘密-翻滾吧!彈珠

臺北市立大同幼兒園

Taipei City

輔導員

楊承欣

Step 1 感受

我們是來自大同幼稚園的小孩和老師!某天,老師帶著我們去玩具博物館探險,我們發現兩個超酷的玩具,老師跟我們說這是「彈珠軌道」跟「彈珠檯」。因為真的太好玩了,我們也想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彈珠軌道」,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們年紀太小的關係,幼稚園裡面都沒有製作彈珠軌道的木頭、工具和空間,讓想要製作彈珠檯的我們好苦惱。

Step 2 想像

"1. 將科學區旁邊鬆散材料區拆掉讓滾彈珠的科學區空間變大。 2. 從生活中找到更多材料,像是:紙捲筒、水管、尺和寶特瓶,來打造更大型的彈珠溜滑梯。 3. 彈珠溜滑梯的支架,需要很粗很重的材料,才能讓它很穩。"

Step 3實踐

雖然我們沒有工廠可以製作彈珠檯,但幼稚園裡面有「科學區」,可以讓我們在裡面研究出讓彈珠的滾動方法。我們發現製作彈珠檯的材料不一定要是木板,生活當中的牛奶紙盒、尺、紙筒、寶特瓶都可以拿來製作超酷的彈珠檯!慢慢地,我們發現只要把放彈珠的板子弄得斜斜的,不用靠任何工具,彈珠就會自己開始滾動!

"孩子發現生活中的許多素材都能拿來做出彈珠軌道,像是樂高、Kapla 積木、水管和寶特瓶等。經過 這次的主題探究,孩子從最初探索各種素材,經歷將素材做連結、蓋高,當遇上倒塌以及與同儕合 作發生意見與想法不同,孩子學習調適自己的心態,從操作過程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最終學會彈 珠軌道的搭建技巧及物理概念(滾的動力、不同高低所造成的斜度、軌道形成與橋墩的結構相似)。"

21-50人

"園長:小孩清楚的了解主題工作過程所發生的事情,藉由圖片、圖畫記錄,小孩能有邏輯順序的闡述,非常精彩! 行政教保員:很佩服小孩可以用 Kapla 積木和樂高創作如此好玩的乒乓球溜滑梯,以及研究和試驗出大型的彈珠溜滑梯。每一種不同的軌道玩起來都很有,當我們聽到小孩口述他們努力的歷程,讓我們更了解創造這些作品艱辛的歷程。 園所 清潔員工:每次打掃二樓時,就會看到小孩在科學區研究彈珠。從 10 月,原先小小得彈珠軌道,到後來越做越大,到現在變出彈珠溜滑梯、牆壁也能滾彈珠,還有小的彈珠台。這些都讓我看到小孩的努力,他們很認真的在研究怎麼讓彈珠變好玩,而且過程中都沒有放棄,我覺得他們很厲害! 教保員:我覺得每個彈珠溜滑梯都很好玩,而且能利用樂高、Kapla 積木和各種素材創作,各有特色。"

"彈珠溜滑梯的打造空間超過走道的位置,使得它容易被其他人撞倒。我們拿椅子把蓋彈珠溜滑梯的範圍圍起來,這樣就不會不小心蓋超過走道的位置。 我們都專注的做自己的事情,沒有看到別人的工作內容,軌道拉來拉去,就會把好不容易做好的軌道給拆毀掉。我們討論彈珠溜滑梯的整體結構有哪些,並分類出「支架」、「軌道」、「銜接」、「機關」架構,接著再透過我們先前動手嘗試過的素材,歸類各架構適合使用的素材。 彈珠溜滑梯的軌道,不能只擺在支架上,容易滑下去。一開始,我們把保麗龍板挖洞,黏住固定在支架上,然後再將彈珠溜滑梯的「軌道」穿進洞裡,但後來我們發現保麗龍很容易碎掉。所以後來,我們試著把細膠帶捲卡在支架上(紙捲筒做的),然後用前面相同的方法,把軌道穿進去,因為細膠帶捲連結和固定了彈珠溜滑梯的軌道和支架,因此解決了軌道滑掉的問題。 我們如果沒分配好每個人的工作,會出現有人晃來晃去,撞倒彈珠溜滑梯,或是有人在旁邊做奇怪的事,開玩笑。我們試著在每次研究彈珠溜滑梯之前,先圍圓圈坐下來討論我們當天的計畫,提出問題,再分配好每個人的工作。有些比較困難的工作,就需要 3 個人一組一起幫忙,後來大家因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以變得很認真工作。 彈珠溜滑梯的支架是用粗紙捲筒做成的,因為 一開始,我們用椅子把支架夾住固定,但是如果太重的關係,常常容易倒下,讓整個彈珠軌道毀掉。不小心移動到椅子,支架一樣會倒,所以我們就想到用繩子綁把彈珠溜滑梯的支架綁在椅子上。我們首先想到拿美勞區的毛線綁,但是毛線太軟,很難固定,所以我們就改換比較堅固的麻繩,然後請會綁童軍繩的老師教我們把支架固定在椅子上的方法。"

30天以上

素質教育

Step 4 分享

"校園分享:邀請其他班的老師、辦公室的行政人員、園長以及經常打掃教室周圍的阿姨來太陽班玩我們設計的彈珠溜滑梯。孩子跟大人分享「玩具設計師」主題設定的目標有以下兩點。1. 別人玩彈珠溜滑梯之後,也會像我一樣覺得設計得很好玩。2. 別人能知道我們設計彈珠溜滑梯的方法,然後也動腦思考、動手做。在任何大人參與的分享後,藉由上述客人的回饋,他們不僅分享了自己參與後的感受,他們對於孩子長達近 3個月的研究時間感到驚訝,孩子依然 對他們的彈珠溜滑梯有高度興趣。另外孩子能透過老師拍攝的照片張貼,清楚的描述照片所代表的意義,這些都幫助參與的人能夠了解探究的點滴,而不是只看到最終的成果。在任何大人參與的分享後,藉由上述客人的回饋,他們不僅分享了自己參與後的感受,他們對於孩子長達近 3個月的研究時間感到驚訝,孩子依然對他們的彈珠溜滑梯有高度興趣。另外孩子能透過老師拍攝的照片張貼,清楚的描述照片所代表的意義,這些都幫助參與的人能夠了解探究的點滴,而不是只看到最終的成果。 班級分享 我們藉由每週的親師單,記錄孩子當週的主題發展,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並將家長視為主題的夥伴與學習資源,像是當科學區的孩子蒐集紙捲筒、水管、牛奶紙盒等素材時,我們就會向家長們募集。在 12/27 這天是我們的主題高峰活動(成果展),孩子們邀請家長來參與。在高峰活動之前,孩子一同規劃家長來參與主題的方式,他們提到:「讓家人用我們試過的素材動手做看看,才知道哪些素材適合做彈珠溜滑梯。」另外針對讓家人動手操作孩子主題探究歷程的故事偶或是試做彈珠溜滑梯時候的協助,孩子思考了一下回應:「我們不要馬上就幫家人忙,應該要讓他們先動手做做看,真的遇到問題再教他們。」這些孩子的建議,都反映了孩子這段探究過程的省思,孩子意會到會有現在的學習成果不是短時間習得的,而是在勇敢嘗試的過程,發現問題,仍不放棄,多次調整與意見交流後的結果,這些便是孩子想教給我們的啟示。 同儕分享 我們這學期的主題是「玩具設計師」,班上的小方案後來因孩子的興趣,發展成演故事、彈珠溜滑梯兩個支線。平時主題工作,彈珠溜滑梯的孩子分別再組合建構區,使用樂高;在積木區,使用 Kapla;在科學區,使用多樣鬆散素材,3 區分別建構不同型態的彈珠溜滑梯,另一組演故事的孩子則在語文區,從挑選故事、分配角色,一路到畫出角色、故事情境等。主題工作,班上採小組方式探究,每次小組活動結束,班上孩子便會齊聚在一起,相互分享各小組當日的發現以及遇到問題後的解決方式。在最後主題的高峰活動,也就是彼此分享成果的時刻,各組孩子邀請彼此參與他們的玩具設計-彈珠溜滑梯、演故事,藉由圖片、 圖像記錄聆聽他們的探究歷程,並拿彈珠試玩。"

21-50人